【發現婦嬰廣告中的 #性別刻板印象 了嗎?】
大數據真的很厲害啊!自從懷孕之後,由於我經常在網路上查詢婦嬰相關資訊,以至於我的臉書推播廣告瞬間從『運動服』變成『孕婦裝』,還有各種讓寶寶秒睡的『馭嬰神物』商品介紹…甚至動態牆上還出現一堆來自專家、部落客的育兒文章 😂
對於我這個新手媽媽來說,簡直像是進入了令人眼花撩亂的新世界!這也想買買看、那也想試試看…(燒錢啊!💸)
但仔細審視這些廣告跟文案的內容後,卻讓我感到有點難過…因為裡頭其實充滿了『性別刻板印象』的字句。
「這件事由爸爸來做,對寶寶的幫助比讓媽媽來做好得多!」
「讓爸爸參與,才是對孩子最好的~」
「爸爸的陪伴不足,將導致孩子的負面影響…」
「這產品實在太棒了!快叫妳老公去買!」
「老公幫妳準備好(某某用品)了嗎?」
這些廣告與專家研究雖然立意良善,都是希望鼓勵爸爸(先生)能多陪伴妻子孕期與育兒…但有人發覺哪裡怪怪的嗎?
・・・
曾聽過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因課業成績落後,被師長批評:「就是因為沒有爸爸,所以才這麼笨。」
也有年輕單親媽媽帶著孩子草率嫁人,最後卻被家暴,社福人員詢問她再嫁的原因?居然是認為小孩子必須要有個父親才能安然成長。
『一個爸爸 + 一個媽媽』才是能讓孩子幸福成長的『完整家庭』,這些來自傳統育兒專家的觀點,其實是造成 #單親家庭、#多元家庭 被社會歧視的很大原因。
而廣告文案中:「讓老公買給妳」這句話或許對經濟仰賴丈夫的女性來說具有一定程度吸引力?(收到男性花錢買的東西 = 幸福?)
但有很多經濟獨立自主的職業婦女、職業媽媽,不靠老公資助也能把小孩拉拔長大。這樣的關鍵字,也是對女性的隱性歧視。
(老實說,這樣子的廣告文案,如果出現在女性獨立意識較高的歐美國家,可能早就被民眾罵翻了吧…?😢)
如果妳的另一半不願意投入心力在育兒上,我相信去了解對方逃避責任的原因、針對夫妻面對家庭的價值觀做溝通會更有用,而不是拿『專家言論』來『威脅』對方;影射如果小孩出了什麼問題,都是因為爸爸陪伴不足所造成的。
・・・
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單親家庭長大,包括我自己,以及我的媽媽;我們都沒有爸爸陪伴,我們也都曾被人閒言閒語『就是因為單親才怎樣怎樣』…雖然已經無法得知當初若有父親在身邊,我們是否會成為比現在優秀100倍的人?但我很確定我的家庭很幸褔、很完整。
希望這個社會能慢慢減少性別刻板印象, #新手媽媽 #單親媽媽 們一起加油!
・・・
Photo by Karren's Photography
Makeup by Natasha Lin
Styling by Luke Chang